专业水溶肥直采网
帮您选出好肥料
葡萄日灼病的症状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
葡萄日灼病的症状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
葡萄日灼病是葡萄产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生理失调症,往往会造成生产上的重大经济损失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现将葡萄日灼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,希望能够帮助农户更好的应对该病的发生。一、日灼病的发病种类、症状及变化过程1.日伤害型。日伤害型日灼是在较高气温的基础上,由强光照射诱发的,常被称为“日烧病”。其症状发生部位主要在阳光直射面。果穗基部果粒发生较为严重,果穗的中下部果粒发生较轻。症状起初是果实的下表皮及果肉组织开始变白,而后变褐,症状一般出现在果粒的中部,严重时症状向果梗部位蔓延,随后并出现凹陷、皱缩症状。2.热伤害型。热伤害型日灼的发生主要是由高温诱发的,常被称为“气灼病”主要是由白天的高
植保百科
葡萄
葡萄扇叶病的症状类型、发生特点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
葡萄扇叶病的症状类型、发生特点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
葡萄扇叶病又称退化病,主要在叶片上表现明显症状,且症状较复杂,降低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,阻碍了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。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葡萄扇叶病的症状类型、发生特点、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,供大家参考。症状类型(1)扇叶型又称畸叶型,典型特点是叶片严重变形,叶片基部平展,呈扇叶状;叶缘锯齿增多,尖锐,长短不齐;叶片变小,叶裂变深,多不对称。新梢不正常分枝,节间缩短,枝条变细。病叶上常伴随有褪绿斑驳。果穗发病,坐果不良,果粒小,且大小不一,落果现象严重。(2)花叶型叶片上有许多边缘不明显、形状不规则的黄色斑点或斑块,颜色浓淡不均,透光观察更加明显。有时有黄色网纹、环状线纹、褪绿环斑等,有时叶片黄
植保百科
葡萄
葡萄毛毡病的危害特点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
葡萄毛毡病的危害特点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
葡萄毛毡病实际是一种害虫葡萄缺节瘿螨为害所致,又称葡萄锈壁虱。该虫为害症状似病害,因此,人们习惯列入病害类。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毛毡病的危害特点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,供大家参考。1、危害特点根据调查该虫主要为害葡萄叶片,从春天展叶开始发生,可持续为害至落叶。主要为害状:叶片被害后,最初于叶背发生不规则的苍白色病斑,形状不规则、大小不等,病斑直径约2~10mm,其后叶表面形成泡状隆起,密生毛毡状绒毛,似毛毡,因此而得名。绒毛由白色逐渐变茶褐色,最后变为暗褐色。受害严重时,叶片皱缩,质地变厚变硬,叶表面凹凸不平,有时干枯破裂,常引起早期落叶。发生严重时,也能为害嫩梢、幼果、卷须、花梗等。受害植
植保百科
葡萄
葡萄圆果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生规律、原因及防治技术
葡萄圆果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生规律、原因及防治技术
圆果病主要危害葡萄的叶、茎和果实,造成植株生长不均衡,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的病害,对葡萄产业的发展构成极大威胁。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圆果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生规律、原因及防治技术,供大家参考。1、病害发生症状1.1 叶片症状表现为叶片于谢花期开始产生病症,初期表现为成叶叶缘如伞状向下翻卷,新梢处近梢尖部6~7片新叶产生潜隐散生小点状斑驳。随着病害的发展,成叶仍保持原状为绿色,新梢部叶片开始产生退黄、而全叶均匀退黄、叶脉间退黄、叶脉退黄的现象同时存在于新梢上,随着新叶的萌发,退黄叶片仍保持原状,新萌发的幼叶仍为正常叶片,而叶片展开至新叶则开始继续出现退黄。病害发展至中果后期,成叶叶缘向下翻卷的
植保百科
葡萄
葡萄房枯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
葡萄房枯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
葡萄房枯病又叫轴枯病、穗枯病、粒枯病,是葡萄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,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长,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。以下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房枯病的病害症状、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,供大家参考。病害症状葡萄房枯病主要为害穗轴、果柄及果粒,有时也可为害叶片。穗轴、果柄受害,初期先产生圆形至椭圆形暗褐色至灰黑色病斑,稍凹陷;扩展后病斑绕穗轴或果柄一周,导致病部以下组织干枯,果实生长受阻,果粒开始变软,继而导致果面产生皱纹;后期果粒干缩成僵果,残存于植株上不易脱落(彩图112~彩图115)。果粒受害多发生于果穗生长中后期,初期果蒂端失水萎蔫,产生不规则淡褐色病斑,后逐渐形成暗褐色至紫褐色病斑,并扩展到
植保百科
葡萄
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
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
病虫害对于农作物、蔬菜等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,不仅增加了农户们的工作量,同时,也容易造成经济损失。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黄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,详情如下:(一)黄瓜霜霉病1.症状该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,主要危害叶片。初发病时,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,随着病情的发展,病斑逐渐扩大,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,发病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,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后长出灰黑色的霉层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,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。2.防治方法增施磷钾肥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。结瓜后及时摘掉下部老黄叶根外喷施0.2%磷酸二氢钾或者喷施1:1:100的尿素和糖的混合液,提高功能叶片糖总含量,提高叶片生理抗
农药百科
黄瓜病虫害
黄瓜苗期控旺技术是什么?
黄瓜苗期控旺技术是什么?
黄瓜苗期控旺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,黄瓜秧长到半架时,因考虑使用调节剂会影响花芽分化和后期结果,所以建议通过调控环境和肥水来控制其生长势,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黄瓜苗期控旺技术。黄瓜苗期控旺技术:首先应拉大昼夜温差。黄瓜出现徒长时,首先应调控好棚内的温度。一般情况下,白天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5℃-30℃,夜间12℃-15℃,温差保持在15℃左右较为适宜。其次应注意控水控肥。将生长过旺的黄瓜秧头弯下来,使其生长点向下,降低其顶端优势,促进黄瓜秧营养向黄瓜中运输,减慢顶端的生长,达到控旺增产的目的。 黄瓜苗期控旺技术就介绍到这里,黄瓜定植前,施用的底肥中包括大量的氮肥,定植后到结果前一般无需再追肥。
植保百科
黄瓜苗期控旺技术
设施黄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
设施黄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
由于设施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较高,黄瓜易发生病虫害。    菜农应采用以下综合措施防治:1.农业防治⑴选用抗耐病品种。抗枯萎病的黄瓜品种有津优30号、津优10号,抗病毒病的品种有宁丰4号、中农6号、中农14号等,抗霜霉病的品种有宁丰4号、津优10号等,抗白粉病的品种有津优10号、津优30号等。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宜品种。(2)种子处理。温汤浸种,用55℃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℃温水浸种20~30分钟,或者用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等方法处理种子。⑶培育壮苗。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,采用营养钵育苗,营养土用无病土并闷膜杀虫、杀菌。施用腐熟有机肥,加强苗床管理。选用无病虫壮苗定植。⑷深耕晒垡。深耕
植保百科
黄瓜病虫害 防治措施
如何防治黄瓜菌核病
如何防治黄瓜菌核病
黄瓜菌核病又叫烂尖病,露地、保护地黄瓜均可发病,在保护地中发病最重。一般损失10%~30%,严重地块达90%以上,致使有些大棚黄瓜绝产。低温、高湿或多雨的早春是该病的高发季节,必须加强防治。发病症状:从苗期到成株期都能发生此病,主要危害瓜果,也能危害茎蔓、叶片和花等部位。瓜果受害,先在残花部产生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,以后黄瓜尖变软腐烂,在腐烂的果实表面长出棉絮状白色菌丝体,并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。茎蔓受害,多在主茎中、下部或主侧枝分叉处产生水渍状浅褐色病斑,稍凹陷,以后逐渐变成白色,在高湿条件下,病茎软腐,长出白色棉毛状菌丝,受害部位以上的茎蔓和叶片凋萎枯死,最后茎秆内髓部被病菌破坏腐烂而中空,并
植保百科
黄瓜菌核病
黄瓜软腐病怎么治
黄瓜软腐病怎么治
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,表面有柔软的小刺。是夏季大家比较喜爱的蔬菜,清热利水,解毒消肿,生津止渴。在种植过程中,容易发生软腐病,染病瓜先在病部产生褪绿圆斑,后渐凹陷,发软,病部渐扩大,内部软腐,表皮破裂崩溃,从内向外淌水,整个果实腐败分解,散发出臭味。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,那么应该如何防治软腐病呢?防治方法:1、及时清除病果和植株病残体。2、小水勤浇,避免干湿交替,减少生理伤口。3、避免田间积水,加强通风管理,防止棚室内湿度过高。4、合理施肥,基施和冲施氮肥切勿过量。5、5-7天喷洒高效细菌药预防一次。
植保百科
黄瓜软腐病 防治方法
联系我们
微信咨询

微信咨询

电话沟通

电话沟通

返回顶部

返回顶部